监管40年

  • 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核电安全理念和方法——一种历史角度的考察

    汤搏;

    核电安全理念、要求和方法是随着核能的发展而逐步建立的,并且会随着新的挑战而不断发展下去。目前的核安全方法主要由确定论安全方法和概率论安全方法构成。确定论安全方法是针对特定堆型和系统的处方式的方法,而后续发展起来的概率论安全方法则是一套系统化的方法。近年来,概率论安全方法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看待核安全问题的方式,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

    2024年03期 v.23;No.98 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5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3 ]
  • 从核安全多重属性论促进核安全科学认知

    殷德健;

    本文从安全的客观性和主观性双重内涵出发,深入分析了核安全所具有的政治性、技术性和社会性三重属性及其特征和关系;结合核安全特殊的技术复杂性和社会敏感度,阐述核安全在科学认知和公众沟通方面存在的困难和挑战,强调风险管理和有效沟通是提高客观安全性和主观安全感的关键;最后从政策、技术和舆论三个角度就促进核安全科学认知提出了相关建议。

    2024年03期 v.23;No.98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0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 纵深防御理念下的核电机组调频能力深化研究

    王煦嘉;齐军;沙正峰;

    通过调研总结了国内、国外核电机组在调频方面的设计和运行经验,以国和一号调频能力深化研究为例,提出了开展核电机组调频能力优化评估的基本思路:首先是确定调频能力的优化目标;然后基于优化目标开展可行性评估,包括全寿期内反应堆冷却剂压力边界的完整性,控制棒和控制棒驱动机构的使用情况,以及运行中可能的技术风险;最后基于核安全纵深防御的理念提出了调频运行相关的安全改进措施,包括调频运行的投运和退出限制条件。深化研究表明,以包络EUR、URD和我国火电机组下限调频能力要求为优化目标,并考虑必要的纵深防御安全措施,国和一号具备进一步开展调频能力优化的技术可行性。

    2024年03期 v.23;No.98 2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8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辐射安全监管的“位”与“为”

    梁云平;

    为进一步做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本文分析了当前北京市辐射安全面临的形势、辐射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在维护国家安全工作中找准目标定位,把握辐射安全监管工作的重点和方向,明晰工作路径,以在“位”必有“为”的责任感,进一步担当作为,全面履行好辐射安全监管职责,防范风险,真正把总体国家安全观落到实处。

    2024年03期 v.23;No.98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8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 ]
  • 基于海洋放射性核素时空演化体系的海洋核安全评估技术

    林武辉;杜金秋;拓飞;曹少飞;张翊邦;祁第;陈立奇;余克服;

    本文指出全面构建海洋中放射性核素本底基线的时空演化体系是海洋核安全评估的基石,提出本底基线法、活度限值法和剂量限值法三种海洋核安全评估技术,并应用于福岛核事故后污染最严重的核心海区——港口区,定量剖析港口区的海洋核污染历史与现状,有利于评估过去12年以来日本福岛核电站修复进程中相关修复措施的有效性。之后,本文在利用海洋数字孪生技术的基础上,针对上述三种海洋核安全评估技术对应提出从寻找人类核活动历史的可靠“档案馆”、健全海洋放射性核素的基准/标准限值和探索长期低剂量生物辐射效应与风险三个角度展望未来海洋核安全评估技术需求与发展方向,以期为国内外新形势下我国海洋核安全评估与管理提供一定借鉴。

    2024年03期 v.23;No.98 37-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0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我国核电运行与退役产生放射性废物回顾与发展

    谢荣荣;李峰;朱杰;王洪祖;

    本文在统计分析国内现有核电放射性废物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国外情况,分析估算了近远期我国核电运行和退役产生的放射性废物总量、放射性水平及废物类型等,提出了核电放射性废物管理的相关建议,为核电放射性废物管理提供参考。

    2024年03期 v.23;No.98 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1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 ]
  • 核技术利用领域“互联网+监管”实践总结与探索

    刘坤;廖云华;顾东辉;余谦;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华东监督站对华东地区五十余家核技术利用单位、21种核技术利用项目进行了远程视频监督检查,1家核技术利用单位开展了远程执法笔录,探索完善“互联网+监管”模式。远程视频检查具有不受时间限制、检查形式灵活等优势,可以作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现代化的一种有效手段。现阶段,远程监督检查存在定位尚不清晰、硬件条件不充分、远程监督检查自主性受限等问题。本文建议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互联网+监管”相关规章制度、程序,规范“互联网+监管”;利用现阶段条件开展部分“互联网+监管”监督检查;在辐照装置使用单位开展信息化试点,并适时推广。

    2024年03期 v.23;No.98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9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基于知识图谱的核电厂安全审评辅助决策系统设计与工程小样实现

    郭超;依岩;骆文;梁侃慧;李春;

    为了响应国家核安全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的倡导,进一步提升核电厂安全审评的质量和效率,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开展了核电厂安全审评优化技术研究。围绕核安全审评业务流程,构建了整体优化业务架构和数据架构,设计了核电厂安全审评辅助决策系统;通过对核电厂严重事故审评专业特性研究,建立严重事故审评知识图谱并嵌入系统实现了工程小样开发。该系统可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模型对审评相关报告进行解读,并基于所嵌入知识图谱对相应领域审评相关报告进行辅助分析。研究成果可为核电厂安全审评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持。

    2024年03期 v.23;No.98 55-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9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核安全“软实力”在知识积累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实践与理论研究

    于大鹏;宋培峰;王桂敏;张玥;戴文博;周林;

    本文对核安全“软实力”概念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发展方向和建设要点开展了相关研究。本文在知识积累和文化传承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思路和要点,以期为“软实力”的顶层设计提供参考建议,同时为“软实力”体系的建立提供思路,进一步促进核安全行业综合实力的提高。

    2024年03期 v.23;No.98 6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1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双碳目标下高温气冷堆替代中小型火电的思考

    张浩;王建建;赵文军;武婷婷;

    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决策,“双碳”目标的提出给能源行业带来了深刻的变革,我国能源结构将进一步优化,电力行业必须实现低碳转型,新能源取代火电已成为必然。本文分析了新形势下火电企业面临的巨大挑战、发电规模受到限制、经营成本不断上升,尤其是中小型火电机组,面临着淘汰和关停的局面,而高温气冷堆具有固有安全性、发电效率高、用途广泛的显著特点,使其替代中小型火电成为可能。本文通过厂址适应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三方面,分析了高温气冷堆替代中小型火电的可行性,并从相关法律法规适用性、内陆厂址所带来的问题、开展公众沟通等方面提出建议。

    2024年03期 v.23;No.98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8K]
    [下载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核安全管理体系在核电土建施工中的构建与实施探讨

    凡小芬;

    本文主要通过对核安全及相关术语的介绍,以核电土建施工领域核安全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为研究对象,结合核安全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的现状以及核安全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的必要性,梳理探讨了核电土建施工单位构建核安全管理体系的具体思路、实施模式等,从而为其他核电土建施工单位开展核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共同维护核安全基础屏障。

    2024年03期 v.23;No.98 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6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 浅探核能利用生态补偿

    张蔚华;粟俊杰;王兴彪;徐兴嘉;张卫华;

    为推动核能利用事业的发展,维护公众环境权益,促进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对目前核能利用领域生态补偿可行性进行分析,开展相关探索研究,提出意见建议,对构建生态保护者和获益者良性互动关系、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2024年03期 v.23;No.98 8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1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企业集团层级核与辐射安全监督评估模式的创新实践

    顾海荣;陈军琦;李现锋;张志飞;陈朝晖;胡小民;

    本文通过介绍国内大型核电企业集团在集团层级的核与辐射安全监督评估模式的创新实践,与核电同行共同探讨在核电厂作为运行许可证持有者并承担全面责任的核安全法律框架下,控股企业集团如何对下属核电厂实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本文以某大型核电集团为例,重点介绍集团层级核与辐射安全监督评估相关的组织架构、管理体系、团队组成、监督评估的实施、问题的跟踪闭环、改进支持和结果应用等问题。

    2024年03期 v.23;No.98 88-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4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核电厂严重事故日常管理经验总结与发展建议

    孙峰平;

    福岛核事故后,核电厂高度重视严重事故的应对。核电厂为维持和提升应对严重事故的能力,加强了设备、人员和文件的管理措施,并落实到相应的管理程序中。在严重事故日常管理中,核电厂发现了燃油标号不满足要求、应急移动泵无定期试验项目、钥匙管理不规范和未开展移动设备充足性评价等典型问题,并提供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本文针对严重事故管理导则电子化、移动设备接入系统试验、移动设备操作错配和严重事故管理导则框架更新等当前仍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建议。

    2024年03期 v.23;No.98 9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2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地浸采铀过程中抽注平衡相关问题总结与建议

    雷富安;史克亮;杨掌众;陈栋梁;余建兴;姚永奎;张树丛;吴王锁;

    本文旨在深入探索地浸采铀工艺中抽注平衡问题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抽注平衡作为地浸采铀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其稳定性和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地下水环境的安全与可持续性。因此,本文围绕抽注比的影响因素、计算方法及其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理论推导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得到一个初步结论:抽注比周期在时间上以一个月为计算单位;在空间上,以一个独立采区的所有抽注孔抽注量数据为计算依据;在环境影响上,以一个独立采区所有观测孔的数据进行综合的专业研判。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优化地浸采铀工艺参数和提高资源利用率,还为地下水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2024年03期 v.23;No.98 99-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3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核电厂乏燃料水池扩容改造辐射防护技术实践与发展

    陈秋炀;刘省勇;张文利;秦强;

    在核电厂乏燃料水池扩容改造过程中,辐射防护工作至关重要。项目组严格按照安全标准制定辐射防护方案,从培训、模拟实操练习、剂量限值控制、辐射防护管理和防护措施、个人剂量监测、工作场所监测、工艺监测、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等方面作了全方位的准备,严格按照程序执行工作,为乏燃料水池扩容改造的顺利完成提供辐射防护保障。

    2024年03期 v.23;No.98 107-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5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华东地区核电厂操纵人员管理现状和对策

    刘建;

    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核电厂操纵人员执照管理的现状,从国家核安全监管当局的角度对核电厂操纵人员执照获取/延续过程的监督检查中发现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2024年03期 v.23;No.98 112-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0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培育一流核安全领域科技期刊 持续提升核安全软实力

    董保同;

    <正>学术期刊作为开展学术研究交流的重要平台、传播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对于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具有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加快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文献和数据平台,发起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鼓励重大基础研究成果率先在我国期刊、平台上发表和开发利用。”

    2024年03期 v.23;No.98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3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神奇的核技术》荣获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科普类)

    <正>近日,由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编制完成的趣味科普图书《神奇的核技术》荣获2023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科普类)。该图书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通过原创动漫卡通人物叙事的形式,介绍了核技术领域的基础知识,展现了核技术在工业、农业、医疗、环境保护、公共安全领域的应用现状。该书自出版以来在历年“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等重要宣传活动中被引用为宣传素材,同时被学习强国主平台专栏展播,为核技术的宣传普及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4年03期 v.23;No.98 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4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核安全订阅单

    <正>杂志介绍《核安全》杂志由生态环境部主管,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主办,是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业务指导,核安全领域唯一的国家级权威刊物,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核安全》作为核安全政策宣传阵地、技术交流平台和对外宣传窗口,以宣传和阐述我国核安全方针、政策、法规和标准,交流核安全管理经验,倡导和培育核安全文化,普及核安全知识为基本定位,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2024年03期 v.23;No.98 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8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关于通过邮发代号征订《核安全》杂志的通知

    <正>《核安全》杂志创刊于2003年,由生态环境部主管、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主办,是核安全领域唯一的国家级权威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核安全》作为核安全政策宣传阵地、技术交流平台和对外宣传窗口,以宣传和阐述我国核安全方针、政策、法规和标准,研讨核安全技术和管理问题,总结和交流核安全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管理经验,普及核安全知识,介绍和报道国内外涉及核安全方面的信息与动态,促进我国核能、核技术应用事业的发展为办刊宗旨。

    2024年03期 v.23;No.98 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4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