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段宗辉;李延韬;王硕;毕斗斗;
针对EPR核电机组在运行中出现的因设备本体保温效果不佳引起的厂房温度超温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穿戴式软质保温技术,该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设备的保温效果,降低核岛稳压器、蒸发器等房间温度并提升设备的安全性能。本文介绍了EPR核电机组的概况和厂房温度控制的重要性。本文针对传统硬质保温盒保温技术的不足之处,提出了穿戴式软质保温技术的应用。该技术采用了新型的软质保温材料,根据不同设备形状缝制而成,能够有效地提高设备的保温效果。在实验中,我们采用了多组EPR核电机组设备进行了试验对比,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硬质保温盒,穿戴式软质保温材料的贴合度更高、保温效果更好,能够有效降低核岛稳压器、蒸发器等房间的温度。该技术应用能够确保EPR核电机组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温度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核电站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2023年04期 v.22;No.93 4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7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锐;张珊琦;袁芳;候秦脉;张慧一;
本文介绍了美国最新版ASCE 43-19《核设施构筑物、系统和设备的抗震设计标准》,梳理了基于风险指引和性能目标的核设施抗震设计方法;考虑到风险重要性,为不同的研究堆构筑物、系统和设备分配不同的抗震设计类别(即不同的设计基准地震动水平)和不同的设计性能限制(即不同的极限状态);对比了不同版本的ASCE 43-19和ASCE 43-05标准对抗震设计分类和确定设计基准地震的区别及影响。通过研究美国研究堆VTR和SHINE的抗震设计方法及美国核管会的审评实践,为我国研究堆确定合理的抗震设计输入提供参考。
2023年04期 v.22;No.93 46-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9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尹海华;吴群;詹国清;胡恪;
本文参考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工作内容及程序,结合放射性核素污染特征及其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规律等,归纳总结了一套受天然放射性核素污染场地土壤放射性调查的工作内容及程序,为土壤放射性污染调查提供参考。将土壤放射性污染调查分为第一阶段土壤放射性污染调查和第二阶段土壤放射性污染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资料收集、现场踏勘、现场采样与监测、室内分析、报告编制等,监测项目包括地表环境γ辐射剂量率,土壤及地下水中~(238)U、~(232)Th、~(226)Ra核素浓度。根据工作内容及程序对两个可能受天然放射性核素污染的场地土壤进行调查,以评价工业过程对工矿企业场地土壤中放射性核素浓度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该调查的工作内容及程序可行。
2023年04期 v.22;No.93 5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2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凡天娣;张勇;杨国威;宋勇;蒋洁琼;周涛;
小型可移动式车载反应堆可用于岛屿、偏远地区以及一些特殊场合的供电,是先进核能领域研究的热点。移动式反应堆采用铅铋合金作冷却剂,具有质量大、体积小等特点,导致反应堆在车载上的质量分布极为不均匀,因此与普通大型设备运输的工况略有不同。本文通过在车体-设备连接处添加三个减振器以描述反应堆6个方向的自由度,利用拉格朗日多体动力学方程对整车系统进行分离式建模。本文讨论了不同铅铋充排量及不同等级公路下系统的振动响应,用数值仿真软件Matlab和数值积分法Runge-Kutta进行仿真求解。结果表明,在不同等级道路运输时,振动主频多集中在16 Hz以内,振幅在F级道路下增幅可达150%;研究结果可为移动式反应堆在不同道路等级下的工程运输提供参考。
2023年04期 v.22;No.93 60-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3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胡洪涛;林雯;
实物保护是核材料安全生产、使用、存储以及核设施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实物保护系统集成逐渐成为解决实物保护各功能模块之间数据互联、信息共享、界面统一和高效管理的有效途径。本文针对实物保护要求及实物保护集成技术的发展情况,结合系统集成技术的发展以及大数据技术、智能分析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分析了集成管理在实物保护系统中的作用与重要性,提出了实物保护集成管理系统的发展方向。
2023年04期 v.22;No.93 6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2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孔琳;赵旭东;陈明;
新法规实施两年来,民用核安全设备特种工艺人员考核秘书处按照组织管理要求组织实施考核工作。本文对中心两年来的考核组织管理情况、考核实施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研究分析,得出结论:焊接人员考核组织的关键是根据考核量和考核单位的条件,针对操作过程和无损检验,合理选择具有专业背景的高级考评员。同时建议加强对高级考评员的培训和宣贯、完善部分待明确的技术问题,积极探索多模式考核组织方式等,提高焊接人员考试的规范化程度。
2023年04期 v.22;No.93 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8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马亮;王子轩;苑晨亮;张晓丛;王美璇;
实物保护系统的有效性分析是检验核材料和核设施是否处于安全受控状态的关键环节,其安全性与合理性至关重要。本文综合考虑了影响实物保护系统的各类因素,分辨实物保护系统的薄弱环节,为改善和提升实物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供了技术支持与数据支撑。本文对实物保护系统有效性分析算法与模型展开对比分析,对EASI模型、SAVI模型、HPEP算法(基于A*算法的启发式有效性评估)和河北省核安保技术创新中心-实物保护系统设计薄弱性分析与评价系统各自优缺点进行归纳总结。最后提出面向工程应用的实物保护系统有效性分析算法的研究方向与思路,为后续相关算法优化、研究提供参考。
2023年04期 v.22;No.93 8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2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潘亚兰;杨政理;史骥;苏康;
组织乏燃料运输核事故应急实战演练的时间和人力成本高,协调难度大,因此,实战演练的次数有限。同时,实战演练模拟的事故情景不够全面,严重的事故情景难以模拟,复盘效果差。为解决实战演练中的难点与痛点,提高乏燃料运输过程中应急组织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设计并实现了乏燃料联运数字化应急演练系统。该系统以乏燃料运输应急情景化构建为基础,借助数字化手段实现对特定场景应急脚本的演练,能打破传统实战演练的壁垒,随时随地辅助演练的开展,大大提升演练效率,有效提高乏燃料运输过程的应急处置及响应能力。
2023年04期 v.22;No.93 88-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5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于稼驷;
本文介绍了一个较完善的计算铑、钒自给能堆芯中子探测器灵敏度的数学模型,其特点是能计算超热共振中子对铑探测器灵敏度的贡献。同时,提出一个计算铑核素有效中子截面的替代公式,推导出了柱状发射体表面各向同性、均匀面源的穿越该发射体的径迹长度概率函数,并用本文数学模型计算了铑、钒自给能堆芯中子探测器轻水堆灵敏度,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模型是科学、可行的。
2023年04期 v.22;No.93 9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3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