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想;肖会文;邵增;刘国明;易璇;杨海峰;
本文对国产自主化核设计程序Bamboo程序在方形组件压水堆中的适用性开展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利用Bamboo程序对三种国内典型的方形组件压水堆进行建模,并将堆芯临界硼浓度、堆芯功率分布、堆芯燃耗分布、控制棒价值和反应性系数等参数的计算结果,同堆芯实测结果或SCIENCE程序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Bamboo程序在典型方形组件压水堆堆芯计算中具有良好的精度,能够满足核电厂的堆芯核设计需求。研究结果为Bamboo程序进一步的工程应用奠定了基础。
2023年03期 v.22;No.92 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1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张军旗;杜俊涛;花锋;
核安全辐射监测设备对保障核电的安全运行和保护公众免于受到辐射损伤及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家大力推动核电关键仪表国产化的政策背景下,我国核安全辐射监测设备已经获得了突破性进展。《民用核安全设备监督管理条例》明确规定核安全级辐射监测设备的设计和制造等活动应当申请领取许可证。本文结合取证过程,分别从质保体系、模拟件代表性、模拟件制作和鉴定试验等方面对核安全辐射监测设备的取证活动进行探讨,为后续核安全辐射监测设备的取证活动提供经验参考。
2023年03期 v.22;No.92 4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8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方;师雪艳;任焕文;宋婧;王文;宋勇;凤麟核团队;
针对工业检测中越来越复杂的检测对象,单一无损检测手段难以得到全面信息,很难满足检测需求。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基于两种不同的射线成像无损检测装置,设计并实现了一套高精度双模式射线融合成像智能控制系统。提出了基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智能仪器的三级分布式控制系统架构,提高了系统的双向数据通信稳定性;利用WinCC平台开发了人机友好的操作界面,可对现场多设备进行远程参数调节与状态监测;设计了带反馈校正的定位精度自调节控制系统,实现了被检品高精度定位功能。经被检品重复定位实验验证,控制系统在两个射线成像装置间的重复定位精度为±0.06 mm,符合工业自动化领域±0.05~0.08 mm的定位精度要求,为双模式射线融合成像的高精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2023年03期 v.22;No.92 5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1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荣东;姚泽文;朴君;阿不都赛米·亚库甫;韩新梅;张显;
钠燃烧过程产生的裂变产物及钠气溶胶迁移是快堆严重事故重要的源项之一。本研究对钠燃烧过程裂变产物随钠蒸汽和钠气溶胶迁移的行为进行分析,针对钠蒸发作用下裂变产物释放、钠燃烧作用下裂变产物释放以及气相空间气溶胶迁移行为分别提出了物理模型,并在确定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通过CFD软件建模进行了仿真计算,最后通过开展小规模钠燃烧试验,获取了真实钠燃烧过程裂变产物沉降数据,对计算模型进行了修正和补充。试验数据与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气溶胶迁移模型能够较好地表征裂变产物及钠气溶胶迁移行为,钠燃烧作用下裂变产物的释放系数为10-3时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较吻合。
2023年03期 v.22;No.92 60-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2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杨世龙;刘呈则;徐博;王凯;张玉泉;
随着核能利用水平的不断提升和核安全等级标准的日趋提高,核能的安全发展对反应堆操纵员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批熔盐堆操纵员队伍建设正在有序推进,首批熔盐堆操纵员不仅担负着熔盐堆安全稳定运行的重任,而且对未来熔盐堆操纵员的培养起到示范作用。为了提高首批熔盐堆操纵员的职业素养,本文结合熔盐堆的运行特点和熔盐堆操纵员培养的现状,从四个方面建立熔盐堆操纵员的职业素养模型,旨在提高熔盐堆操纵员综合素养,培养一批适合熔盐堆并服务熔盐堆的优秀操纵员队伍。
2023年03期 v.22;No.92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8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朱仕斌;艾华宁;
一回路设备在设计时需考虑压力脉动的影响,而在海洋条件下,船体的运动会影响压力脉动,因此需要考虑海洋条件对压力脉动的影响。本文建立了海洋条件下的附加惯性力模型,通过自定义函数将该模型应用于Fluent求解器中,采用大涡数值模拟方法对细长管道进行数值计算,得到不同摇摆频率及雷诺数下的流场结果,并对监测点进行时域与频域分析,获取到监测点处的压力均方根及功率谱密度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在湍流充分发展区,压力脉动量相对于平均压力而言为小值;湍流压力脉动随着船体摇摆频率/雷诺数的增加而增加;随着雷诺数的增加,其对湍流压力脉动的影响减小,但摇摆条件增大了雷诺数对压力脉动的影响。
2023年03期 v.22;No.92 7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6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 谭笑;仇永萍;卓钰铖;雷文静;胡军涛;何建东;
标准化核电厂风险分析人员可靠性分析方法(SPAR-H方法)在现阶段国内外事故后人员失误事件(HFE)的分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工程应用过程中发现,目前参考的方法论文献对绩效形成因子(PSF)的定义、评级准则的描述不够明确、详细,从而对人员失误概率(HEP)的计算准确性造成影响。为解决该问题,本研究结合SPAR-H方法实施导则,对可用时间、压力及复杂度PSFs进行了深入研究,给出了定量化中PSF定义、评级的更加明确的参考依据,并结合实例分析对“可用时间”PSF的改进优化进行了应用说明。理论研究和实例分析表明,相关优化建议改善了SPAR-H方法中的PSF等级评定过程,得到更符合工程实际的HEPs,增强了人员可靠性分析(HRA)定量化结果的可信度。
2023年03期 v.22;No.92 8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5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杨国威;张勇;宋勇;凡天娣;陈建伟;林峰;
半悬臂式燃料元件为上端固定、下端间隙限制的结构形式,该结构可节省使用和安装空间,具有在小型反应堆应用的潜力。相较于传统的两端固定结构,半悬臂式燃料元件下端呈现弱约束特性,在振动工况下存在碰撞接触非线性行为。针对间隙引起的非线性问题,采用弹支梁等效方法,将底端间隙配合等效为弹簧结构。本文将半悬臂式燃料元件的非线性振动过程通过单摆—悬臂梁模型进行等效,推导出半悬臂式燃料元件振动周期公式,结合弹支梁振动方程,可快速准确得到等效弹簧刚度,从而建立半悬臂式燃料元件在间隙限制约束下非线性振动的等效方法。通过半悬臂式燃料元件抗震分析,对本文方法与传统有限元方法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该案例计算时间大幅度减少,本文计算方法所用时间仅为传统有限元方法的1/74;两种方法的结果表明:在关键部位的振动响应基本一致,初步验证了本方法可快速有效求解具有间隙约束的半悬臂式燃料元件振动问题,为小型反应堆提供了快速设计工具。
2023年03期 v.22;No.92 89-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0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