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敏;于成波;廖路;徐涛;高燊甫;孙世杰;刘旭东;
反应堆辐照材料上中子与γ的释热率是该材料在堆中热工计算的重要输入参数。本文基于蒙特卡罗粒子输运程序(MCNP),计算了某堆首炉高热中子堆芯布置下,L12中心孔道中不同材料(水、T6061铝、单晶硅、不锈钢、锆合金)轴向的中子、γ释热率分布。计算结果表明,活性区轴向高度为0~1000 mm,中子与γ在材料上的最大释热率点出现在310 mm处。不同材料上的中子与γ释热率分布不同,相较于中子,同一材料上的γ释热率更大,是材料发热的主要因素。
2022年01期 v.21;No.84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2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杨文;姚世卫;邰云;邱金荣;巢飞;李兴;
海洋核动力平台是小型核反应堆与船舶工程技术的有机结合,具有机动性好、一次性装料运行周期长、功率密度大、运行成本低、节能环保等特点。本文采用蒙特卡罗粒子输运程序(MCNP),建立海洋核动力平台反应堆堆芯几何模型,计算该反应堆首循环初始装料冷态、常压下的堆芯反应性和控制棒价值,并与核设计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MCNP程序适用于海洋核动力平台反应堆堆芯核设计校核计算,并可与核设计值互相验证。
2022年01期 v.21;No.84 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4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杨震;连茜雯;杨掌众;沈钢;张树丛;
贫化铀是铀浓缩的副产品,随着核能行业的发展,贫化铀的存储量逐年增加。通过对贫化铀的现有存量、年新增量的模拟推算,对从目前贫化铀存放面临的问题,如容器露天存放仅有一道放射性包容的屏障、贮存需要很多容器、自然环境对容器的腐蚀等对贫化铀容器的露天存储现状进行归纳总结,从流出物排放限值、核事故等级、最大假象事故等方面对贫化铀容器露天存放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进而从核安全监管角度对贫化铀的存放提出意见和建议。
2022年01期 v.21;No.84 4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1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甘学英;徐春艳;张宇;李小龙;蒋婧;张春龙;
本文通过Microsheild软件和文献报道的气体辐射化学产额(G值),采用偏保守参数和模型计算了废树脂热态压实废物包的吸收剂量以及产气量。结果表明,废物包约100年后的吸收剂量趋于稳定,预期和最大累积吸收剂量分别约为3.6×10~5 Gy和1.4×10~6 Gy,累积压力分别约为1.0×10~6 Pa和2.5×10~6 Pa,氢气体积比为8%-12%。H_2浓度到达安全限值(4%)的预期和最快时间分别约为0.97年(354天)和0.22年(80天)。本文目的在于为废树脂废物包自辐照产气进程的评估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2022年01期 v.21;No.84 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4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 何燕玲;夏冬琴;雍诺;
公众对核电的态度受各种信息的影响,信息源可信度是说服力的重要决定因素。在我国,核安全监管机构、核电企业和专家是主要的核信息发布源,研究不同信息源可信度对公众核电态度的影响对核电的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本研究基于源可信度理论,考察了公众对不同信源的可信度认知,构建了核电公众接受回归模型并开展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不同源的可信度对核电认知和态度的影响存在差异。监管机构可信度通过感知利益和感知风险影响公众接受;核电企业可信度对公众接受影响不显著;专家可信度直接积极影响公众接受度,但对感知利益和感知风险影响不显著。感知风险和感知利益直接显著影响公众接受度。研究结果可为核电领域的风险沟通提供依据。
2022年01期 v.21;No.84 59-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8K] [下载次数:4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李薇;施建锋;秦玉龙;王丽华;
控制棒提升极限用于限定控制棒组棒位和可溶硼浓度的范围,以防止慢化剂温度系数突破限值。CAP1400核电厂采用机械补偿运行策略,使控制棒及硼浓度运行范围大为扩展,同时功能独立的M棒组和AO棒组同时插入堆芯使得插棒情况更为复杂,因此与传统核电厂相比,CAP1400核电厂的控制棒提升极限更难界定。本文建立了适用于CAP1400核电厂的控制棒提升极限分析方法,并给出计算结果。本文提出的方法合理地解决了复杂的控制棒运行情况给提升极限造成的影响,并充分地利用了电厂实测数据对提升极限进行修正。基于本文方法得到的提升极限精确且具备一定的保守性,所以便于电厂实际运行时使用。
2022年01期 v.21;No.84 6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7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刘建昌;陈忆晨;余剑;陈韵茵;沈永刚;张亚培;苏光辉;
对于未采用喷淋系统的安全壳设计,安全壳内的自然沉降过程是放射性核素在安全壳内的一个重要去除机理。本文给出了重力沉降、扩散电泳、热电泳和布朗扩散四种自然沉降机理的沉降速率分析模型,对华龙一号冷管段双端剪切大破口失水事故后安全壳内气溶胶自然沉降现象开展了研究,分析了气溶胶粒径分布特性、气溶胶释放假设对自然沉降现象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气溶胶的粒径分布特性影响自然沉降过程,即粒径越大,重力沉降机理的贡献越大,而热电泳沉降机理的贡献机理逐渐减小;相比线性释放假设,采用瞬时释放假设,高估了瞬态过程中的沉降质量。
2022年01期 v.21;No.84 75-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5K] [下载次数:3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许友龙;刘莞;郑丽馨;
对于运行核电厂来说,重要厂用水系统与质量和安全密切相关。核电厂重要厂用水系统用于导出设备冷却水系统所传输的热量,将其输送到海水中,因此是核岛的最终热阱。本文描述了当前我国大部分核电厂重要厂用水系统换热器隔离阀门与放射性监测仪表的配置现状,分析了包括美国、法国以及国际原子能机构对于重要厂用水系统设计要求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结合一些实际发生的运行事件,分析得出我国目前核电厂重要厂用水系统换热器隔离方式与美国核电厂标准审查大纲要求的差异,以及该配置导致的利弊,并结合我国对于重要厂用水系统设计相关法规、导则的要求,提出合理的配置改进建议。
2022年01期 v.21;No.84 8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5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卢洋;许俊俊;刘治刚;
随着工业信息化进程的开展,核电厂生产运营相关活动产生的数字数据量非常巨大,其增长态势也越来越迅猛。核安全监督逐渐形成了以数字数据为基础的监督活动。群厂核安全监督效率面临着多电厂结构各异的海量数据难题。本文运用数据治理理论方法,在分析群厂核安全监督数据特点的基础上,对群厂核安全监督数据治理进行了研究;结合群厂核安全监督系统开发实践,总结了两个提升核安全监督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一是在核安全监督数据治理机构成员中增加IT专家;二是监督业务标准化并形成数据标准。
2022年01期 v.21;No.84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8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姚彦贵;熊珍琴;唐力晨;姚伟达;
地震运动作用在结构物基础上的反应分析,常规采用确定论方法来求解,如时程法、反应谱方法等。在理论上处理是十分方便的,但往往不能反映真实情况。为此还需要采用非确定论方法作为补充分析,如应用随机振动中的功率谱密度统计方法作为一种补充分析方法,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可靠性。采用随机过程中穿越阈值次数的概率统计问题作为出发点,求得地震反应不超出阈值的概率分布函数定量的统计公式。该公式可以直接应用到地震反应谱与输入功率谱密度之间,建立一个定量的可信度关系,以核实反应谱是否已经反映了随机过程的真实可靠程度。
2022年01期 v.21;No.84 93-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94K] [下载次数:3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张根;熊骁;任丽丽;赵木;姚振宇;周进;
针对核电厂放射性废物相关的法规标准、处理技术现状及核电厂现场管理情况进行研究,总结出各核电厂存在的普遍性管理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和管理建议,形成包含关键信息点的管理策略及路径,为国家核电厂监管部门的监管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2022年01期 v.21;No.84 104-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9K] [下载次数:7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