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环境日

  • 浅议核能、环境与公众

    姜子英;

    核能是世界上主要电力能源供应支柱之一。本文比较了我国核能与其他能源的放射性影响和温室气体排放,总结了世界上3次严重核事故后果及核安全技术进步现状,分析了我国公众对核电接受度的阶段变化及特点,提出了核能发展应重视规划环评的建议。核能作为高效、清洁、低碳的基础负荷电力供应能源,是应对气候变化和支持能源需求的现实选择。

    2018年02期 v.17;No.61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6K]
    [下载次数:5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加强核设施退役能力建设,促进厂址无限制开放利用

    张露;汪萍;彭浩;

    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大型民用核设施退役面临的困难,提出了以下建议,以厂址无限制开放利用为目标,逐步提升安全退役意识;积极完善退役有关法律法规,依法监督,推动安全高效退役;以环境质量为核心,环评为抓手,提升核设施全周期退役环境影响评估要求;牢记安全是核事业的生命线,提升退役安全;开放进取,学习吸收先进的退役技术和监管经验等。

    2018年02期 v.17;No.61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监督管理

  • 浅谈美国核管会反应堆监督管理体系

    王娅琦;李世欣;庄少欣;胡江;周红;

    回顾了美国核管会反应堆监督管理体系的发展过程,简要介绍新监督管理体系的监管理念、运作流程、安全评价框架及行动矩阵,并多角度对比分析了新旧监管体系,为我国的核安全监管提供参考。

    2018年02期 v.17;No.61 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1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安全评审

  • 非能动核电厂非安全系统实施监管时的若干问题

    刘宇;崔贺锋;庞宗柱;孙造占;

    美国核管会(U.S.Nuclear Regulatory Commission,简称NRC)在对非能动核电厂AP600和AP1000进行安全审查过程中,提出对非安全系统监管(Regulatory Treatment of Non-Safety System,简称RTNSS)的安全要求,这是NRC对非能动核电厂监管的重要特点之一。本文介绍了NRC提出RTNSS的历程、监管要求和实施程序,并研究了我国非能动核电厂的非安全相关构筑物、系统和部件的监管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最后对于RTNSS相关安全要求与我国最新发布的核安全法规的一致性,作了评估说明。

    2018年02期 v.17;No.61 18-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3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某研究堆一回路冷却剂泄漏事件的审评

    孙頔;刘锐;杨未东;褚倩倩;孙树海;车树伟;

    研究堆与核动力堆的使用目的不同,决定了其在系统设计和固有安全性方面有较大的不同。针对国内某研究堆一回路冷却剂泄漏事件的审评,根据该堆的设计特点,阐述了审评者的关注问题及技术观点,并分析了研究堆与核动力堆在事件审评方面的差异。

    2018年02期 v.17;No.61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1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核电厂实践

  • CPR1000核电厂乏燃料水池重力补水的有效性分析

    焦振营;张建文;于枫婉;王振营;

    CPR1000核电厂维修冷停堆工况下如发生全厂失电,汽动辅助给水泵等不依赖动力电源的设备不再可用,将增加了堆芯损坏的风险。设计可利用乏燃料水池和一回路之间的水位差可实现向堆芯的重力补水。本文对影响乏燃料水池重力补水效率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并进行建模计算。结果表明,在维修冷停堆工况下,在安全壳未打开条件下,安全壳内压力的升高是降低重力补水效率的主要因素;在最不利的工况下,从乏燃料水池通过重力向一回路补水确保至少在2.7小时内堆芯不会裸露。

    2018年02期 v.17;No.61 3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7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温气冷堆压力容器内壁浅表性缺陷检验规则的探讨

    贺振宇;张发云;邓冬;熊冬庆;

    通过分析高温气冷堆反应堆压力容器内壁非开口浅表性缺陷易漏检的原因、对比设计文件及检验和验收标准中的检验规则的不同处,制定防止漏检的措施并进行有效的验证,验证发现核1级厚板超声波检验除标准要求的直射法检验外,需增加斜射法检验才能达到良好的检验效果。

    2018年02期 v.17;No.61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7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研究与探讨

  • 碘吸附器有效性试验方法及评价

    俞杰;吴振龙;凌学会;韩丽红;李彦樟;吴波;陈建利;高琳锋;梁飞;

    本文介绍了核设施通风系统碘吸附器现场试验的三种方法:放射性甲基碘法、氟利昂法和环己烷法,并对这三种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这三种方法均可以用于碘吸附器有效性评价试验,但各有利弊,应根据各通风系统的设计特点和现场实际情况来决定使用的方法。

    2018年02期 v.17;No.61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4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快速提升功率速率对芯块—包壳应力的影响规律

    韦享雨;

    主要研究快速提升功率(RAMP)对包壳应力的影响,并为芯块—包壳机械作用(PCMI)的分析提供依据。分析采用包壳效应力作为指标,参照相关试验的功率,使用燃料棒性能分析程序RoPE模拟相应工况,归纳整理包壳效应力随RAMP速率变化的规律。分析结果显示,随着RAMP速率的增大,最大包壳效应力也会相应的升高,但当速率大于10 kW·m~(-1)·min~(-1)后,应力趋于饱和。这一规律与热学分析结果相吻合。故在PCMI分析与试验中采用此RAMP速率是合理的。

    2018年02期 v.17;No.61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5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国东南沿海热带气旋强度变化及对核电厂的影响分析

    纪忠华;王璐;李亮;吴珍梅;

    利用上海台风研究所发布的1949—2014年热带气旋资料,筛选出了登陆我国东南沿海以及进入位于东南沿海核电厂址的400km半径范围内的热带气旋样本。采用Mann Kendall趋势检验及突变检验方法对筛选出的热带气旋样本序列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登陆我国东南沿海的热带气旋年平均气压强度增强趋势显著,而在核电厂址调查区域内的样本的增强趋势并不明显,但显示出一定的地区差异;进入广东以南地区的4个厂址调查区域内热带气旋样本序列在2004年前后都发生了突变;2014年数据显示,使得相关核电厂址千年一遇热带气旋中心气压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以发生了突变的热带气旋样本降低幅度最大。

    2018年02期 v.17;No.61 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4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MC3D软件对核电厂压力容器蒸汽爆炸的重要参数计算及研究

    李春;杨志义;丁超;石雪垚;宋明强;种毅敏;李晓洋;

    在福岛核事故核安全问题倍受核工业界及核监管当局重视,蒸汽爆炸是对安全壳完整性的最重要威胁,也对采取堆内熔融物滞留(IVR)造成重大影响,因而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在对蒸汽爆炸机理与现象调研的基础上,使用法国辐射防护研究院(IRSN)开发的MC3D软件对国内自主设计核电厂华龙一号核电厂压力容器外蒸汽爆炸现象进行分析,并对设计方计算结果进行独立计算,所得出的结果验证了设计方的计算,为制定华龙一号核电厂严重事故管理策略提供参考。

    2018年02期 v.17;No.61 58-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2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核实物保护系统薄弱性分析方法现状及发展

    马亮;苑晨亮;崔家文;完晓原;

    本文重点对核安保领域内的实物保护系统薄弱性分析方法进行系统研究,将国内外现有定性、定量分析方法进行技术分析、归纳与总结,在此基础上对分析方法进行分类、对比,对各方法的优点、缺点和不足进行客观分析评价,目的在于提高实物保护系统薄弱性分析方法的可信度、可实施性,为下一步开展新型分析方法研究提供工作思路和参考。

    2018年02期 v.17;No.61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8K]
    [下载次数: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核材料管制范畴的探讨

    张红见;曹芳芳;潘玉婷;张亮;

    我国的核材料定义已经持续使用了近30年并会继续使用,研究我国核材料管制中核材料定义现状和局限性,并与IAEA在核保障和核安保领域的核材料概念进行比较,剖析了我国核材料管制对象确定的时代背景、存在的问题。这是国内首次开展核材料管制对象范畴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核材料管制法规修订需要关注的核材料管制范畴的关键因素。

    2018年02期 v.17;No.61 7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RAD7测氡仪测量结果差异的探讨

    张学礼;牛洁;徐乐昌;彭阳;康剑翘;

    为确保环境氡浓度监测结果可靠,探讨RAD7测氡仪在不同工作模式下连续监测结果之间的差异是十分必要的。根据RAD7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测氡原理,利用正常模式下的氡浓度监测数据,提出了吸气模式下的氡浓度计算公式,并对这两种模式下所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100 Bq·m~(-3)左右氡浓度水平下单一测量周期时间内,两种模式所得氡浓度的最大相对偏差接近60%;当连续监测时间短于6 h,两种模式测量结果的相对合成扩展不确定度均超过25%,不能满足相关标准要求;当连续监测时间超过12 h,两种模式之间氡浓度均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为缩小不同工作模式下RAD7测量结果差异,设置合适的连续监测时间并采用氡浓度均值无疑是较好的办法。

    2018年02期 v.17;No.61 78-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3K]
    [下载次数:3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公众沟通

  • 2018年2月全国核与辐射安全舆情研判

    李炜炜;王晓峰;王桂敏;张玥;宋培峰;

    2018年2月,全国核与辐射安全舆情信息以正面报道为主,未发现重大舆情事件。本文以进入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舆情信息库的38990条核与辐射安全类信息作为研究样本,分析涉及核与辐射安全舆情的传播平台分布、地域分布、舆论关注话题,全面展示大数据视野下涉及核与辐射安全的舆情态势。

    2018年02期 v.17;No.61 8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3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核安全》期刊采编系统正式上线的通知

    <正>尊敬的作者和读者: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本刊的支持!为适应期刊网络化和数字化发展的需要,缩短稿件处理周期,促进期刊出版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更好地为广大作者和读者服务,《核安全》期刊采编系统已于2017年9月1日上线,并正式投入使用。网址:http://haqy.cbpt.cnki.net/。此系统将作为《核安全》唯一投稿方式,原投稿邮箱heanquanzazhi@263netcn将不再接收新稿件(已投稿件不受影响,仅用于有

    2018年02期 v.17;No.61 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核安全》变更刊期的通知

    <正>《核安全》杂志创刊于2003年,在十五年的发展历程里,出版了大量优秀文章,为我国核安全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成果展现及交流平台,取得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学术价值,并为作者和读者所喜爱。近年随着我国核能及核技术健康快速发展,在国家核电"走出去"的国家战略支持下,尤其是今年《核安全法》颁布实施,核安全事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新思想、新方法及科研成

    2018年02期 v.17;No.61 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8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