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专稿

  • 一起口岸放射性物品非法入境处置案例简析

    孙冶;王鑫;何荣天;唐煜;史云剑;毕娟娟;

    2017年以来,海南省某国际机场口岸连续查获几起放射性赌具及沾染物品,海南省辐射环境监测站接到技术支援请求后及时响应处置,通过监测、整备后,实现了安全收贮。由于此次案例涉及的物品及放射性核素较为少见,辐射水平较高,因此特进行分析总结,以供借鉴。

    2017年03期 v.16;No.58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2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监督管理

  • 瑞典核能立法与监管体制

    张弛;刘泽军;

    本文调研并分析了瑞典核能发展历程和现状,以及放射性污染防治监管法律文件体系和重要核活动的监管流程,归纳总结了其发展的四个特点,其在污染防治监管方面以及相关经验与教训均对我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的修订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017年03期 v.16;No.58 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1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安全评审

  • 核电厂1E级电缆一致性判别方法的研究

    李世欣;郑睿鹏;郎爱国;毛从吉;丁义行;尹宝娟;

    本文提出了红外线光谱分析、热失重法、差示扫描量热法等方法来判别1E级电缆所用材料与鉴定时所用材料是否一致。文中对不同原材料制成的电缆进行了红外线光谱分析曲线测试,以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本文对1E级电缆监管提出了创新性的建议。

    2017年03期 v.16;No.58 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5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堆外中子剂量计在RPV辐照监督中的应用

    张亚平;施国龙;钟志民;王东辉;徐伟;李杰;

    堆外中子剂量计在反应堆压力容器中子注量测量准确性方面可达到和堆内辐照监督管相同的水平。但相比堆内辐照监督管,具有监测范围广、安装更换灵活、可长期持续监测、应用成本低等显著优势,是核电机组RPV辐照监督的有效补充手段,在核电厂延寿申请、堆内构件及堆芯燃料排布方案变更改造等方面有良好应用前景,已在国内外取得了广泛应用。

    2017年03期 v.16;No.58 18-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1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辐射安全

  • 输变电设施电磁环境工频电场强度控制限值安全性分析

    王冠;蒋忠湧;翟国庆;

    决定电磁环境影响的两大因素是电磁强度和频率,对应交流输变电设施是工频电场强度和工频(50Hz)。电磁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可分为"生物效应"和"健康影响"。根据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限制时变电场、磁场和电磁场曝露的导则(300GHz以下)》说明,对于工频场的基本限值是感应电流密度,上述两者的分界值为100mA·m~(-2)。为避免"健康影响"的发生,保证安全,规定感应电流密度公众曝露控制限值为2mA·m~(-2),相当于工频电场5kV·m~(-1)曝露强度产生的结果,由此得出其安全系数为50。国家标准《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规定了更为严格的控制限值为4kV·m~(-1)。由此,安全系数大于50,更具安全性。

    2017年03期 v.16;No.58 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4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DSA介入医师受照剂量评价及管理探讨

    彭慧;李雪琴;王晓涛;浦承皓;姜文华;

    为规范DSA介入诊疗的职业照射评价,并为放射介入医师的个人防护提供依据。本文在介入手术过程中辐射水平实际监测结果的基础上,计算了不同防护用品情况下工作人员的躯干、眼晶体以及手部剂量。计算结果显示一般术者在正常手术量的情况下,全身年有效剂量一般<5 mSv·a~(-1),眼晶体年当量剂量最高为32 mSv·a~(-1),手部年当量剂量为50mSv·a~(-1)—100 mSv·a~(-1)。介入医师的眼晶体及手部剂量偏高,建议手术过程中重视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控制手术时间。

    2017年03期 v.16;No.58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核电厂实践

  • 秦山核电自然灾害的预防

    周萱;

    核电厂由于核设施的敏感性和特殊性,对自然灾害的预防与管理更加重视。本文研究的重点是秦山核电自然灾害的预防。作者通过分析,认为秦山地区需要重点防范的自然灾害是台风,而台风可能导致全厂失电和水淹,继而从技术角度论述了秦山核电预防全黑和水淹的措施与方法。秦山核电的经验对其他核电厂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017年03期 v.16;No.58 3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8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研究与探讨

  • 核安全设备供应商实践核安全文化的途径和方法探索

    兰瑞果;杨新利;

    基于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需求,为了有效推动核安全设备供应商进行核安全文化建设,按照法规导则、国家核安全局核安全文化政策声明要求和IAEA核安全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本文着重从核安全文化体系建立、宣贯、实施、对分供方控制、监督评估与改进几个方面,描述了核安全设备供应商实践核安全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2017年03期 v.16;No.58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核电厂应急补水箱(ASG)地震响应对比分析

    韩治;唐晖;张春明;文静;

    随着计算机性能的提升和数值计算方法的发展,流固耦合相互作用分析方法越来越多的用于工程中大型储液容器的抗震分析工作。但在实际应用中发现,流固耦合方法和集中质量-弹簧模型方法进行抗震分析得到的流体晃动振型、振型有效质量和容器壁面应力分布等数据存在明显差异。本文,针对核电厂储液容器的地震响应问题,详细比较了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的差异,分析了流体晃动振型、振型有效质量和容器壁面应力分布存在差异的原因。

    2017年03期 v.16;No.58 48-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9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核电厂放射性废树脂处理技术对比研究

    逯馨华;张红见;魏方欣;崔聪;刘婷;

    废树脂是核电厂运行产生的主要放射性固体废物之一,如何妥善处理值得关注。本文在介绍了核电厂废树脂的来源、特性的基础上,简要阐述了废树脂稳定化处理的必要性。结合水泥固化技术、高整体容器技术、热态超压技术特点和应用情况,着重阐述了不同处理技术减容效果、安全性、易操作性和经济性等。综合分析表明:热态超压技术和高整体容器技术,作为新的处理技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必将取代旧的水泥固化技术,今后应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改进。同时,现有放射性废树脂处理技术应进一步结合全生命周期理论开展相关分析,以期为我国放射性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2017年03期 v.16;No.58 55-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2K]
    [下载次数:4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基于RELWWER程序的WWER型核电厂燃料棒破损分析

    杨德锋;肖小祥;张晔;徐敏;

    裂变产物是一回路冷却剂中放射性核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压水堆核电厂的运行过程中,需对一回路冷却剂进行放射性测量,并根据其中的裂变产物活度监控燃料组件的运行状态。本文通过对比分析RELWWER程序的计算结果和WWER型核电厂一回路冷却剂裂变产物比活度的实测数据,给出了初步判断堆芯中燃料棒的破损情况的方法,可为停堆换料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2017年03期 v.16;No.58 6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9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考虑结构-地基-结构相互作用的核电厂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尹训强;袁文志;王桂萱;

    在实际核电厂项目中不同厂房在同一场地的现象非常普遍,因此对核电工程进行结构-地基-结构相互作用(SSSI)的研究是保证其安全的重要方面。该文首先从阻尼溶剂抽取法(DSEM)基本原理出发,推导出考虑相邻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结构-地基-结构交界面相互作用力,并运用UPFs二次开发工具,将SSSI时域分析模型嵌入到有限软件ANSYS中。最后,以工程实际为例,对反应堆厂房典型节点的楼层反应谱、加速度时程、位移时程以及沿高程的最大加速度变化曲线进行探讨。结果可为类似核电结构的抗震评估及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2017年03期 v.16;No.58 68-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9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先进三代核电AP1000丧失正常给水事故研究

    张舒;吴鹏;张丹;李峰;方红宇;

    本文对先进三代核电AP1000的丧失正常给水事故从稳压器满溢、冷却剂系统压力边界完整性和燃料包壳完整性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由于AP1000设计中考虑汽机停机可能会引起电网扰动,因此考虑了反应堆紧急停堆之后汽机停机引起的丧失厂外交流电的情况。丧失厂外交流电后,主泵将停运,一次侧排热能力将降低,冷却剂升温升压;但丧失厂外交流电也将引起化容系统不可用,从而可能降低稳压器满水和冷却剂系统超压的风险。因此,本文对于不同的限制准则,分别进行交流电是否有效的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无论交流电是否有效,在非能动堆芯冷却系统的运行下和操纵员动作下,堆芯余热可以有效导出,稳压器没有满溢,冷却剂系统的压力边界以及燃料包壳的完整性均能得到保证。

    2017年03期 v.16;No.58 75-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7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WWER-1000反应堆APP工作棒组的选取及其氙瞬态过程

    奚坤;沈曙光;杨晓强;郭俊;

    WWER-1000反应堆设置有快速预保护系统,在特定情况下能通过下落APP工作棒组引入适量负反应性,使堆芯核功率迅速下降到合理水平,避免跳堆。APP工作棒组需要根据实际的堆芯状态挑选,本文以田湾3号机首循环为例,使用KASKAD软件包进行模拟计算,挑选出合适的APP工作棒组,并对APP工作棒组下插后的氙瞬态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可以为电站的安全运行提供建议。

    2017年03期 v.16;No.58 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4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关于《核安全》期刊采编系统正式上线的通知

    <正>尊敬的作者和读者: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本刊的支持!为适应期刊网络化和数字化发展的需要,缩短稿件处理周期,促进期刊出版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更好地为广大作者和读者服务,《核安全》期刊采编系统将于2017年9月1日上线,并正式投人使用。网址:http://haqy.cbpt.cnki.net/。此系统将作为《核安全》唯一投稿方式,原投稿邮箱heanquanzazhi@263.net.cn将不再接收新稿件(已投稿件不受影响),仅用于有关工作的信息传递。

    2017年03期 v.16;No.58 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4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