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萍;李天鹞;尤小健;杨能仁;彭晓钧;
海洋核动力平台是船舶海洋工程与核能工程的结合,国内尚无先例,采用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既无法照搬核能工程,也无法遵循船舶海洋工程。海洋核动力平台示范工程作为国内首创,承担着"零"的突破使命,其执照申请工作根据项目特殊性,包含无建造厂址普选、建造与运行厂址分开、核准办事指南更新等特点,在充分参照陆上核电项目执照申请的基础上,执照申请项目组根据工作实践,摸索经验、开展研究,积累一定的项目申报经验,初步探索出一套执照申请方法,可为国内其他海洋核动力平台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
2018年05期 v.17;No.64 2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3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马波;倪南;储艳春;李成;王涛;
在核电工程中确定钢筋粘结锚固长度时,按中美两国标准不同的设计表达式计算取大值进行包络;弯钩锚固、机械锚固的锚固长度计算表明,一般区域我国分别为比美国大20%、50%,框架节点区域我国与美国相差分别为5%、1%。针对核电中按锚固原理形成的三类锚固件,对比分析我国和美国标准中锚固件设计的规定后,在行业标准NBT 20411—2017制定中形成统一的表达式。本文分析解决了中美两国锚固技术与标准的不足和差异,为核电工程实施、建立规范体系和实现技术标准的统一提供参考。
2018年05期 v.17;No.64 3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9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宋晓涌;陈宝文;袁其斌;曲勇;
1986年美国核管会提出核电安全两个"千分之一"的定量要求,即因核电厂导致周边个人因为罹患癌症或导致死亡的概率低于全社会在其他行业导致患癌或死亡风险总和的千分之一。然而,核电史上三大事故证明:核电纵然在设计阶段应用各种准则确保各种内外部风险都有防范措施,在运营过程中严格保证设备可靠性和各种防人因失误措施的应用,也难以确保意料之外的情况不会发生。本文将这种表现为参数剧烈变化、风险未知和让运行团队难以应对的状况定义为复杂工况。通过组织管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分析为运行团队提出应对建议,以期通过恰当的方法及时遏制事故的恶化,将机组控制到安全的状态。
2018年05期 v.17;No.64 40-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4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杜颖;
核外堆是核电站重要的保护部件之一,而其中探测器是核外堆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对核技术要求愈发急切,所以对相关技术要求也越高。本文主要介绍核外堆技术和核探测器技术应用实例。
2018年05期 v.17;No.64 4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7K] [下载次数:3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珏;胡晨;王琮;张文杰;
对于核设施,国家实行许可证制度。根据核安全法规要求,在许可证申请阶段,营运单位须组织开展事故分析工作,论证核电厂的安全性。与之类似,核动力船舶在船舶入级与核动力装置执照申请阶段,也须开展事故分析。本文对两类民用核设施事故分析的范围和内容开展研究,并比较分析其主要差异项,相关结论可作为浮动核电厂事故分析论证及标准规范建立的参考。
2018年05期 v.17;No.64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6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宋辉;杨晓强;叶刘锁;姜宇;刘运陶;
对灰色系统理论在核动力领域内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与分析,结合相关学者研究成果阐述了该理论在核动力参数状态监测、故障诊断及预测控制等方面的应用;并将灰色聚类算法用于蒸汽发生器故障分析,实现了典型故障的准确诊断;采用灰色预测控制思想对稳压器压力控制方式进行了优化,可有效改善控制品质。基于相关研究成果及本人所开展的工作最后就该理论在核动力领域的进一步应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2018年05期 v.17;No.64 58-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0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殷德健;芮晓明;王昆鹏;
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重要核设施规划限制区的制度来源、发展以及相关实践。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的具体规定,重点针对规划限制区在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就重要核设施规划限制区管理策略提出意见和建议。
2018年05期 v.17;No.64 6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5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正>《核安全》杂志创刊于2003年,在十五年的发展历程里,出版了大量优秀文章,为我国核安全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成果展现及交流平台,取得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学术价值,并为作者和读者所喜爱。近年随着我国核能及核技术健康快速发展,在国家核电"走出去"的国家战略支持下,尤其是今年《核安全法》颁布实施,核安全事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
2018年05期 v.17;No.64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正>《核安全》杂志创刊于2003年,是国内核安全领域唯一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科技期刊。主要面向广大核安全和辐射环境安全工作人员。杂志力求详尽解析我国核安全政策法规,积极研讨最近的技术和管理问题,总结交流研究成果和经验,倡导核安全文化,普及核安全知识,且具有权威性、指导性、可读性的特点。
2018年05期 v.17;No.64 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6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核安全》杂志创刊于2003年,是国内核安全领域唯一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杂志在生态环境部及核与辐射安全中心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至今已发行15年,刊发了大量优秀文章,目前已成为我国核安全事业重要的成果展现及交流平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018年05期 v.17;No.64 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2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