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水云;刘小燕;
通过对AP1000技术与传统压水堆物项的安全分级、抗震分类、规范等级和质量保证分级4种分级的方法、依据、参考标准和适用范围等进行比较分析,得出AP1000各种分级既保证安全,又经济合理,而且提出AP1000技术国产化过程中,应制定符合国情的质量保证分级方法和相应的质量保证要求。
2012年04期 No.38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张丽芳;王宏伟;赵弘韬;
结合黑龙江省科学院技术物理研究所在核安全文化建设方面的实践与经验,对核安全文化的内涵、特征、发展阶段和建立过程进行了分析,讨论了核安全文化建设对核技术利用单位的重要性,强调所有从事核与辐射安全相关的单位或个人,均应具有良好的核安全文化素养,保证核安全文化建设在核技术利用单位的应用和发展。
2012年04期 No.38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3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邱艳荣;依岩;李虎伟;
日本福岛核事故引发了全世界对核安全理念和技术方法的反思,本文结合福岛核事故对概率安全分析方法进行一些初步探讨,并就相关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思路和建议。
2012年04期 No.38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3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黄超云;李娟;
通过结合实际工作和文献研究的方法,分析得出随着核电质量管理的发展,《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已经难以发挥其指导和规范作用,在实际工作中也凸现不足,因此有必要进行修订。在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加强核安全监管背景下,在有关上位法的出台和质量管理经验逐步丰富的现状下,完全能够完成《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的修订工作。
2012年04期 No.38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侯春林;李小军;潘蓉;
探讨了核电厂不同法规涉及人造地震动方面的规定,对比现行中国可引用的法规之间在输入地震动要求方面的异同,并逐条给出了法国压水堆M310和三代先进堆AP1000具体设计时的对应关系,随后对各个法规的技术背景、要求及实际应用进行了评述,为我国核电厂抗震设计、安全评价及相关法规标准的完善和修订提供参考。
2012年04期 No.38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8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孙树海;李华升;魏明哲;曹健;
本文通过一起钠阀门泄漏事件,从系统设计和人因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深入探讨了事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在设计、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改进建议,为同类快堆的设计和管理提供参考。
2012年04期 No.38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谭承军;商照荣;上官志洪;沙向东;
通过对核电厂堆芯损坏频率、放射性大量释放频率、照射致死风险、致癌风险和总风险的分析,并与石油化工行业事故发生频率和致死风险的对比,说明我国在役、在建、拟建核电厂的安全水平能够满足美国NRC提出的"两个千分之一"的定量安全目标要求,且我国核电厂大规模放射性释放概率小于石油化工行业事故发生概率;核电厂照射致死风险、致癌风险和总风险均不高于石油化工行业的致死风险。
2012年04期 No.38 56-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4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齐炳雪;俞冀阳;
应用RELAP5-3D程序对西安交通大学的临界流实验模型进行了计算。由于RELAP5-3D程序没有考虑入口效应,在计算孔板及短管道时结果存在较大偏差。且程序采用均相热平衡声速,在低过冷度计算时结果偏低。另外过冷喷放系数对于长管道临界流计算结果的精确性有比较大的影响,需要根据经验选择合适的喷放系数。
2012年04期 No.38 63-6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2K] [下载次数:3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骏;
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在已有应急响应体系相关法规及标准基础上,安全当局对应急指挥中心进一步明确了通用技术要求。为形成合格的应急指挥中心设计方案,首先对核应急相关法规进行全面分析,制定设计所需达到的整体目标,随后细化各类功能配置需求,过程中将融入在役设施运行经验和国家最新核安全技术要求。针对特定项目,将结合厂址特征及核电厂营运单位应急工作特殊性开展厂址适应性设计。通过上述工作逐步将各类规范要求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功能需求和设计原则,形成完整的设计方案。
2012年04期 No.38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8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呈则;严智;邓景珊;
核工业主要应用的机器人包括应急响应机器人、去污清理机器人、在役检查机器人、特定作业机器人等,本文对各国核工业机器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并分析核电厂机器人涉及的耐辐射性能、系统可靠性能等。
2012年04期 No.38 72-75+79+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6K] [下载次数:7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