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

  •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

    周生贤;

    <正>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创造性地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为我国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坚实理论基础、远大目标指向和强大实践动力,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1大力开展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2012年04期 No.38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坚持科学发展 确保核与辐射安全——解读《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

    李干杰;

    <正>国务院审议通过和发布实施《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以下简称《核安全规划》),是我国核能开发和核技术利用领域的一件大事,对于推动我国核能开发和核技术利用事业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2年04期 No.38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1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政策法规

  • 我国核电安全目标发展取向的思考

    董毅漫;张弛;宋大虎;曲云欢;刘黎明;

    介绍了核电安全目标设定的历史沿革及国内外核电安全目标的选取,分析了我国核电安全现状、面临的形势,对核安全规划中提出的核电安全目标可行性从技术、经济、社会的角度进行了讨论。

    2012年04期 No.38 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3K]
    [下载次数:5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1 ]
  • 我国《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条例》与俄罗斯《放射性废物管理联邦法律》的比较分析

    杨丽丽;张巧娥;樊赟;刘婷;高思旖;

    本文将我国《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俄罗斯《放射性废物管理联邦法律》进行了比较。通过总体立法思路、共有之处的规定差异、各自独有之处三个角度的比较,笔者将俄罗斯放射性废物管理法中值得借鉴的内容加以提炼总结,以供交流。

    2012年04期 No.38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0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核电厂实践

  • 福清核电一期工程安全评价的独立验证管理体系

    顾健;薛峻峰;彭建平;王志强;

    以福清核电工程安全壳内可燃气体控制系统设计安全评价验证分析为例,阐述了所建立的管理体系的关键要素和独立验证工作的流程。福清核电一期工程安全评价的独立验证项目的实施表明所建立的研发工作管理体系能够有效管理项目的研发并实时地监控项目进度,是确保独立验证工作顺利实施的必备条件。

    2012年04期 No.38 20-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0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岭澳核电厂二期3号机组调试阶段GCT系统阀门故障的反思

    李晔;

    岭澳核电厂二期3号机汽轮机旁路系统(GCT)阀门,在机组调试阶段投自动(通过数字化仪表控制系统逻辑自动控制)后不断出现各种故障和问题。本文分析了GCT系统阀门的用途、重要性及其控制回路,重点分析了L3GCT121VV阀门故障引发机组自动停堆的事件,全面解释了GCT121VV阀门在投自动后产生的问题、事件的发展过程,并提出了对GCT系统阀门投自动后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的思路。

    2012年04期 No.38 25-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辐射安全

  • ~(137)Cs放射性废物填埋处置接收水平探析

    汪越;马续波;

    本文对含~(137)Cs单一核素的放射性废物填埋处置接收水平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了放射性废物中~(137)Cs在包气层中迁移、在含水层中的扩散规律,得到了通过饮用水、农产品等进入人体对公众造成辐射剂量的大小。依据IAEA的豁免准则,初步给出了含~(137)Cs放射性废物在北京延庆的小张家口垃圾填埋场填埋情况下的清洁解控水平值。

    2012年04期 No.38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研究与探讨

  • AP1000与传统压水堆物项分级的比较与分析

    罗水云;刘小燕;

    通过对AP1000技术与传统压水堆物项的安全分级、抗震分类、规范等级和质量保证分级4种分级的方法、依据、参考标准和适用范围等进行比较分析,得出AP1000各种分级既保证安全,又经济合理,而且提出AP1000技术国产化过程中,应制定符合国情的质量保证分级方法和相应的质量保证要求。

    2012年04期 No.38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核安全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张丽芳;王宏伟;赵弘韬;

    结合黑龙江省科学院技术物理研究所在核安全文化建设方面的实践与经验,对核安全文化的内涵、特征、发展阶段和建立过程进行了分析,讨论了核安全文化建设对核技术利用单位的重要性,强调所有从事核与辐射安全相关的单位或个人,均应具有良好的核安全文化素养,保证核安全文化建设在核技术利用单位的应用和发展。

    2012年04期 No.38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3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对概率安全分析方法的一些思考

    邱艳荣;依岩;李虎伟;

    日本福岛核事故引发了全世界对核安全理念和技术方法的反思,本文结合福岛核事故对概率安全分析方法进行一些初步探讨,并就相关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思路和建议。

    2012年04期 No.38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3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修订必要性与可行性探析

    黄超云;李娟;

    通过结合实际工作和文献研究的方法,分析得出随着核电质量管理的发展,《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已经难以发挥其指导和规范作用,在实际工作中也凸现不足,因此有必要进行修订。在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加强核安全监管背景下,在有关上位法的出台和质量管理经验逐步丰富的现状下,完全能够完成《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的修订工作。

    2012年04期 No.38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法规要求的核电厂设计地震动时程

    侯春林;李小军;潘蓉;

    探讨了核电厂不同法规涉及人造地震动方面的规定,对比现行中国可引用的法规之间在输入地震动要求方面的异同,并逐条给出了法国压水堆M310和三代先进堆AP1000具体设计时的对应关系,随后对各个法规的技术背景、要求及实际应用进行了评述,为我国核电厂抗震设计、安全评价及相关法规标准的完善和修订提供参考。

    2012年04期 No.38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8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某钠冷快堆钠阀门处钠泄漏事件原因探讨

    孙树海;李华升;魏明哲;曹健;

    本文通过一起钠阀门泄漏事件,从系统设计和人因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深入探讨了事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在设计、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改进建议,为同类快堆的设计和管理提供参考。

    2012年04期 No.38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论坛

  • 核电厂风险对比分析

    谭承军;商照荣;上官志洪;沙向东;

    通过对核电厂堆芯损坏频率、放射性大量释放频率、照射致死风险、致癌风险和总风险的分析,并与石油化工行业事故发生频率和致死风险的对比,说明我国在役、在建、拟建核电厂的安全水平能够满足美国NRC提出的"两个千分之一"的定量安全目标要求,且我国核电厂大规模放射性释放概率小于石油化工行业事故发生概率;核电厂照射致死风险、致癌风险和总风险均不高于石油化工行业的致死风险。

    2012年04期 No.38 56-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4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RELAP5程序的临界流模型分析

    齐炳雪;俞冀阳;

    应用RELAP5-3D程序对西安交通大学的临界流实验模型进行了计算。由于RELAP5-3D程序没有考虑入口效应,在计算孔板及短管道时结果存在较大偏差。且程序采用均相热平衡声速,在低过冷度计算时结果偏低。另外过冷喷放系数对于长管道临界流计算结果的精确性有比较大的影响,需要根据经验选择合适的喷放系数。

    2012年04期 No.38 63-6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2K]
    [下载次数:3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核电厂应急指挥中心设计

    王骏;

    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在已有应急响应体系相关法规及标准基础上,安全当局对应急指挥中心进一步明确了通用技术要求。为形成合格的应急指挥中心设计方案,首先对核应急相关法规进行全面分析,制定设计所需达到的整体目标,随后细化各类功能配置需求,过程中将融入在役设施运行经验和国家最新核安全技术要求。针对特定项目,将结合厂址特征及核电厂营运单位应急工作特殊性开展厂址适应性设计。通过上述工作逐步将各类规范要求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功能需求和设计原则,形成完整的设计方案。

    2012年04期 No.38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8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核电厂用机器人应用现状与性能分析

    刘呈则;严智;邓景珊;

    核工业主要应用的机器人包括应急响应机器人、去污清理机器人、在役检查机器人、特定作业机器人等,本文对各国核工业机器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并分析核电厂机器人涉及的耐辐射性能、系统可靠性能等。

    2012年04期 No.38 72-75+79+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6K]
    [下载次数:7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